入选人员所在企业涵盖了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交通运输、石化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生物医药、高端大型装备橡塑密封、化工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其中民营及中小企业11家。
一级船体装配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多次获企业表彰。勇于主动承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南海挑战号”钻井平台改装等项目,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针对承接的船舶上建建造过程中薄加强,焊接变形板控制变形的难题,主动拟定课题进行专项研究分析,摸索出了一套薄板装配作业工艺指导书,对各工序作了详细的要求,为行业技术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装配主力,攻克特殊钢板换新、高精度基座制作技术难题,参与完成x75船舰载小艇改装,增强了小艇机动灵活性,提高了该舰作战能力,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万元,也为该船总周期缩短为138天作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海军xx4a型舰等级修理最短周期的记录,为海军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级汽车维修工,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省技术能手、广州榜样等荣誉,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多次斩获冠军,曾获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一等奖、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项目一等奖并以全国选拔赛第七名的成绩晋级国家集训队、“五羊杯”全国首届机动车检修工职业技能竞赛冠军以及日本本田焊接技能大赛团队金奖。敢于钻研生产一线出现的问题,在焊装三科1050能扩推进过程中主动承担课题,攻克8项难题,助力企业1050能扩目标的达成。在新飞度车型导入期间,联合团队共解决了18项新车型难题,帮助企业节约大量返修成本。作为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劳模创新工作室主持人,积极发挥带徒传技作用,为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一级电焊工,曾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省技术能手、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等荣誉。在管道预制方面专业技术能力过硬,参与预制的约旦2x235mw阿塔拉特油页岩电站四锅炉管道,惠州中山余热锅炉管道,阳江核电常规岛1#,2#,防城港核电常规岛1#,2#,宁德核电常规岛3#,4#核电常规岛及越南电厂管道配制、焊接项目均实现一次报验达到优良效果,受到业主的好评。弘扬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耗的精神,带领班组积极采用提高焊接速度的埋弧自动焊方法,并提出把埋弧焊的焊接导电嘴长为由原来的30mm改为100mm并将其加工成圆锥形的方案,累计为公司节约数百万元焊接成本。在公司申请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进行核级管道取证工作中带领管道班全体成员合力攻坚,为公司顺利取得制造许可证打下了良好基础。被公司评为广东火电总公司年度功臣个人,多次获得先进班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成立“高奎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积极传授技艺,为企业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二级电气设备安装工,曾获省技术能手、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荣誉称号,并两次在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火电工程电力安装检修接线工技能决赛中获奖。多年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专业技术水平高,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中国电力建设协会qc成果奖4项,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奖2项,省部级工法4项。成立“缪新平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主持相关工匠人才培养工作,近五年完成创新成果20项,成果转化20项,累计创收和节约生产资金超千万元,被广东省工业工会评为2019年“广东省工业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并被广东省总工会评为“2019年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电网抗冰、抗台风等抗灾抢修复电任务,多次获得先进个人、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曾获全国变压器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刻苦钻研配电变压器技术21年,是广州西门子变压器首批赴德深造学习的技术骨干,在绕线工艺工作方面个人技术能力突出,实操和理论经验丰富,在变压器新产品研发,优化产品质量,降低设备采购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带领绕线班组积极配合公司研发团队,攻克绕线工艺难题,成功生产了西门子公司德国本土以外的第一台铜箔干式变压器;2014年主导了西门子能源中国首台20mva超大型干式变压器线圈的生产过程。积极传授技艺,为公司培养出了近30名专业的箔绕技术工人,成功搭建了西门子能源干式变压器技术骨干人才梯队,多次获得公司优秀员工,其带领的班组也多次获得公司表彰。
一级变电检修工。共主持或参与了7项职工创新项目,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共19项;编写发布行业标准1项。从业以来参与超高压输电公司技术攻关10余项,解决各类隐患问题10余项;主持或参与了各类大修、技改项目近10项。深度参与南方电网系统内第二条±800kv直流输电工程、“云电外送”的又一条主干通道的糯扎渡直流输电工程项目中工程设计、建设安装、试验调试、验收启动等各个环节,实现对项目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多项成果已应用于南方电网实际工程应用中,使西部水电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湾区,为大湾区降低碳排放、保障电力供应保驾护航。
一级仪表维修工,曾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技术能手、劳动模范。从事石化行业仪表维护工作28年。熟练掌握特殊仪表、关键仪表、大型机组无级气量调节系统和机组联锁控制系统技术,并致力于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对仪表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有着丰富经验,先后攻克了加氢裂化装置c3001循环氢压缩机易受雷击影响、s zorb程控阀故障率高等70多项仪表技术难题,其本人及所带领班组先后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和广东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作为公司仪控中心专家组和师资库骨干成员,积极参与“传、帮、带”工作,编写仪表故障案例90篇,培训教材45篇,制作视频文件共享给青年员工进行自习,为公司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一级钳工,高级机械工程师,曾获广州市装备制造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高级模具钳工组三等奖等荣誉。长期从事变压器的生产制造及其质量控制工作,在公司工作期间,共获1个全球西门子奖、1个中国新产品新技术荣誉、5个广州市荣誉及23个公司荣誉;为公司内生产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距离最长、质量最重、国内首台的±1100kv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一次性试验通过作出突出贡献;主持完成的“五柱的剪切工艺与设计开发”,使公司拥有了自主的五柱剪切技术,摆脱国外技术的制约;主持完成“三相三柱铁心剪切相关的技术优化”项目,提高效率,每年可节约人民币约250万元;主持解决了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铁心工序的生产瓶颈,提高生产效率38%;从业期间积极参与编制技术标准,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一级维修电工,首届黄埔地区工业企业青年职工技术比武电工工种个人第一名。长期从事电工维修工作,有丰富的一线岗位经验,从业期间积极钻研生产技术难题,在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为企业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节约生产成本作出重要贡献。在锅炉吹灰器系统的改造、空分装置加热器温度过高的技术改造、照明线路灯具改造等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改造后设备故障率大大降低,节省了运行成本。曾参与广州安全生产宣教中心关于国家特种作业防爆电工、维修电工作业证的考评及考务的标准化编制工作。在公司担任兼职讲师,培训电工技能人员,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一级维修电工。长期从事电气试验工作,有丰富的一线岗位经验,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负责起草过1份企业标准,并在省质量监督局九游会体育官网成功通过备案。主导负责公司500kv工具高压实验室大厅筹建与资质申请,获得广东省质监局(cma)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s)的资质认可,使企业成为广东省首家具备该项目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曾主导负责推行公司实验室精益化管理,为公司节约场地约250平方米,工作提高效率36%,企业成本下降16.8%,凭借出色效益,获得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颁发的优秀团队第一名。
一级维修电工。从事技术研发岗位15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参与公司多个重点项目,带领团队攻克了电缆振荡波局放设备检测技术难题,让恒力检测成为国内民营企业中首家具备该项目cma检测资质的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带领团队开发了运维云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技术部门的工作效率,帮助企业成为电力试验行业中电气试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公司。曾被聘任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安全生产专家以及第一届能源行业电力安全工具器及机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讯会员,其负责的研发中心被评定为广州市研机构和广东省配电安全技术工程中心。
二级维修电工,两次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技术能手大赛项目中获奖,被授予区技术能手称号等荣誉。长期从事设备技术工作,曾负责牵头自主制作的品管气密试验机等设备,带领团队开展计数器容易损坏对按钮改善、刀具追加刀检、外观检测追加视觉传感器以及刻印打码机的升换代工作等大量工作,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超百万元;主持完成了丰田工机原点设定耗时长的课题项目,从原先的10小时缩减到3小时,为提升公司产能积极贡献。积极传授技艺,通过利用废弃设备自主开发了一台编程训练设备,帮助企业创新培训体制,培育了一批骨干力量。
一级机泵维修钳工,首届黄埔地区工业企业青年职工技术比武钳工工种个人第三名。长期从事石油化工动设备维修,在生产一线工作二十余年,积极攻克困扰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设备难题,曾主持对多台蒸汽轮机汽封的改造,成功将能耗降低了30%以上,并将意大利乙烯合格产品泵改造运行周期从不到半年延长至四年以上,为企业生产装置设备长周期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带领的分公司团队圆满完成广州石化化工区所有关键或重要机组的大修及广州石化化工区动设备日常检维修,多次带队参与炼油区、珠海bp、惠州中海炼化及中海壳牌动设备大修,在行业内获得良好口碑。在公司担任兼职讲师,培训钳工技能人员,帮助青年员工迅速成长,努力促进检维修行业技术人才发展。
曾获评广州开发区优秀技能人才。长期从事数控技术应用及测试一线岗位工作,作为公司首席技师,参与完成数控系统功能应用等国家级重大专项3项;主持承担了公司内机器人、电机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改造工作3项,最高生产效率提升达90%;开发28套注塑模具并投入生产,为公司减少了外协模具费用近130万元。钻研数控产品应用与测试技术,完成高效摆线g通信滤波器加工创新九游会体育线上平台的解决方案、纳米级曲面镜面加工工艺、随动车削加工等多项工艺研究与创新,其中纳米级曲面镜面加工效果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积极传授技艺,多年来为公司培养出十多名部门技术核心骨干,为企业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二级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曾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市技术能手、广州市第四届产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冠军、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五羊杯”全国首届焊装生产线操作技能竞赛个人优胜二等奖等荣誉。多年从事汽车焊装自动化设备工作,在机器人操作技术方面练就过硬本领,积极带领团队攻克生产难题,作为系内新车型负责人,主动跟进设备导入过程中不具合项目,仅在2018年多款新车型导入时期便发现和跟进共180多项课题,并逐一找到九游会体育线上平台的解决方案和落实对策,确保新车型顺利导入;在示教方面,主动提出inn frmer自动线自主导入示教及设备循环工时优化并予以实施,改变往日由eg日本专家进行现场示教导入的做法,节省公司示教成本31万元,并为后续老旧化更新自主示教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传授技艺,至今培养出三级op共35人、四级op共25人,一/二科内讲师8人,为焊装二科技能人才培养作出较大贡献。
从事智能包装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制造行业二十六年,主导立项研发并获得授权的专利50余项,在贴标和标识、识别领域具备一流设计能力,善于解决各大工业领域行业难题,领衔为多个大型日化、食品、医药企业研发过生产设备,很多已成为相关应用行业标杆。2018年,由其主持研发的“机器人智能包装生产线”被评为“广州市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2019年,其参与“不干胶贴标机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的起草位列前3名。主持设计的贴标机等各类包装设备达200多种,填补了大量行业空白,大大提高社会生产效益,加速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的进程。疫情期间,其团队在相关药企口服液灯检机、口服液灯检贴标包装生产线设计以及口罩机研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级维修电工,多次获得广州开发区优秀技能人才奖励。长期从事环境技术设备维修工作,工作态度严谨,业绩突出。在2013年至2015年间,带领技术人员在新工厂建设期间对无尘设备及洁净车间内ut供给管道进行施工工艺质量跟进,提出不合理103项,并最终对全部不合理项进行了工艺改造及质量修复,为新厂设备试运行提供保障;曾带领团队圆满达成公司设备安全无事故1000天的生产目标;近年来主持完成公司多个节能减排项目,为企业节能减排、节约生产成本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2020年10月主持完成“锅炉lng减少使用节能活动”项目,通过对锅炉分汽缸供给压力的调整,实现了锅炉最优化运行,为公司节约了100万元生产成本,实现了生产设备最优化、生产效率再提高与节能减排有效实现的高度统一。积极主动传授技艺,在公司制度基础上制定适合热源运营班的设备运行维修基准书15份、作业指导书33份,为公司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机电工程师,长期从事机电产品以及文旅城市亮化项目,多专业综合性系统售前设计、售中安装、调试、项目实施交付工作。作为工程技术负责人,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多个文化旅游项目,其中“2019年广州越秀区传统中轴线夜景照明epc工程”(2019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佛山市顺峰山公园夜景照明工程段夜景照明工程”项目获得“第十五届照明工程设计奖优秀奖”。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主导编制1项企业标准。作为课题骨干,参与了2015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部文化创新展演的集成研发及应用示范”(2015bah28f00)、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混合现实环境下观演空间支撑技术研发”(2018yfb1404100)。
机械高级工程师,曾获得汕头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荣誉。潜心钻研电线电缆研发、制造、技术改进工作28年,获得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参与了国家/行业标准编制30余项,其中已发布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4项,为行业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其主持研发的多项电缆电线产品通过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被广泛应用于长沙地铁、佛山地铁、广州东塔等项目。带领团队研发的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新产品鉴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填补了华南地区500kv电缆空白。由其主持研发了bbrtz、yttw、btly等一系列的矿物绝缘电缆,攻克了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矿物绝缘电缆必须经受950℃、180min的耐火试验的行业难题。积极以师带徒、传授技艺,在职期间为公司培养出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包括技师9名、高级技师5名,为行业技术骨干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制药正高级工程师,曾获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周年先进个人等荣誉。长期从事药品、食品及相关技术与设备的研发、生产与管理等工作。牵头起草制定了1项团体标准及多项企业标准,在中医药大健康行业技术发展与创新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主持国家“九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省、市等各级科研课题40余项,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其创新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合力士全成分低温瞬提技术和全自动智能化成套装备,开创了全过程低温智能化提取及标准复配生产的新思路,其中合力士全成分低温瞬提技术,填补了天然动植物全过程低温提取技术及设备的空白,获广州市科学进步奖,经业内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高级工程师,广东省工信厅、广州市科技局及黄埔区专家库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累计发表论文13篇,参与1项国家标准的编制,同时参与多项国家或行业重大科研项目,均已顺利通过验收。其在橡塑密封领域特别是水电密封行业有积极贡献,开发的一系列优质产品被应用于三峡电站、三峡船闸、向家坝电站、葛洲坝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其中有6项产品获评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带头研发多项产品成为进口密封件国产化替代产品,有效解决了该行业在特殊时期被进口产品“卡脖子”问题,对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和产品升级换代起到积极作用。
电力工程正高级工程师,多次获企业表彰,现任ieee pes直流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直流输电控制保护技术分委会理事,cigre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观察员。从事电力行业十五年,敢于钻研,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曾作为负责人,带领技术攻关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掌握了te板核心技术,攻克了天广直流换流阀误导通难题,解决了被南方电网公司定为威胁天广直流安全运行的头号隐患,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近几年先后带领技术团队,解决了多项公司系统电网运行中的重大生产、技术难题,部分成果已在现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被国际 ei文献检索系统收录论文 6篇,公开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篇;科技论文获得省部级奖5项。授权28项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 1项。
应用电子技术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潜心钻研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和电气专业工作三十余年,作为中船集团公司、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和广东省科技专家,主管的产品曾多次荣获国防科工局、中船集团和中国造船学会的科技进步奖。近五年来,先后担任海洋石油285/287(南海深水勘察船)、海洋石油286(3000米深水多功能水下作业支持船)、st246饱和潜水支持船、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1200吨海上风电安装平台、1600吨坐底式多功能工程船、广州打捞局插桩式抢险打捞工程船等多个高端海工项目的技术总监,为高技术海工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其中负责总体研制设计的3000米水深多功能水下作业支持船,是中国首艘作业水深达到3000米的多功能水下工程船,水下综合作业能力处于国际同类船舶一流水平,研制过程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形成6项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建造该类船的空白,大大提高我国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对实现中国深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高级工程师,曾获2020年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8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从业十六年来,主导或参与多个国家03科技重大专项和省、市级科技项目;主导完成多项公司内部技术课题和技术平台(主要包括td智能天线g基站天线关键指标提升、基站天线一体化设计平台以及天线零部件测量平台),其中“基站天线一体化设计平台”,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该平台具有简捷易用、快速高效、可计算指标完整的等技术优势,已成为公司天线产品的基础性设计工具。已有署名专利超过100件,授权专利超过35件,发表专业技术论文8篇。
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2011年至今,主持及主要参与的项目先后获得过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其近十年始终致力于工业危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研究工作,开发出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工业危废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开发的资源化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先后有3项中国发明专利获得第二十届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第五届广东省发明优秀奖、第六届广东省发明专利优秀奖。
电子技术工程师、高级舞台音响师,曾获省第十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银奖。从事文化科技融合技术工作15年,一直致力于大型文旅产业项目多媒体声光电创新技术集成研发、技术研究、系统集成设计、施工图、系统调试测量及效果保证等技术集成创新研发及应用实践全流程工作,主持多个国家、省、市级重点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技术创新集成研发、系统集成设计。2020年凭借广州越秀传统中轴线夜景照明工程项目获得中国照明学会颁发的照明科技事业杰出贡献个人优秀奖,主持技术负责的“佛山市顺峰山公园夜景照明工程段夜景照明工程”获得第十五届照明工程设计奖优秀奖,参与的广州大剧院音频系统项目获中国演艺设备协会行业优质工程奖。另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获发明专利3项,参与编制1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
新年新气象!为了感谢街坊们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黄埔发布「送好礼」啦!黄埔发布ip抱枕、笔记本、小风扇……等你拿!活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