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拿下行业世界级难题外国技术专家为她点赞-九游会体育

浏览: 次    发布日期:2023-05-01

  车间中央的一个角落里,一件直径约1.3米的钢构圆管柱在机床上缓缓转动,管柱内不断传出“吱、吱”声,只见一位身穿灰色工服,蓝色安全帽下头裹毛巾的工人,正半蹲在管柱内操纵着埋弧焊机作业。

  当这位工友从管柱内爬出,摘掉口罩,白皙的面孔与工服上沾满的黑色粉尘形成鲜亮对比。她叫李云飞,同事们公认的“最美焊花”。

  光谷转盘雕塑“星河”、港珠澳旅检大楼、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武汉绿地中心等众多地标性建筑里,都有她的焊接作品。她和14位工友在8个月里拿下了世界性难题:将板厚200毫米、屈服强度达690兆帕的高强度钢焊接得严丝合缝。项目总包单位韩国三星集团的技术专家为她点赞。

  “我父亲和弟弟是铆工,我姐姐是焊工。或许是受家人影响,当时觉得当焊工很酷,飞溅的火花很美。”问起李云飞为何挑选当焊工时,她如此说道。

  2005年,李云飞从鄂州中等专业学校模具专业毕业后,曾先后在塑料制品厂、裁缝店和百货商场工作。24岁那年,李云飞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已从事3年美妆导购工作,决定“女承父业”干焊接。

  刚入行,她在鄂州当地一家制造厂工作。进车间第一天,李云飞才意识到这活可比裁布料、画眉线难多了。

  “刚学焊接时,焊花常常从衣领、袖口、裤腿飞溅到身体上烫伤皮肤。”李云飞卷起衣袖,手腕处的灼伤的疤痕隐约可见。“后颈处也有,烫起来可疼了。”

  在男将扎堆的制造车间里,穿的最严实的是李云飞,工作最刻苦的也是她。白天李云飞完成车间的焊接任务,晚上就找来废旧的钢板不断练习。

  “那时很多人说我傻,焊工又脏又累,比当裁缝、导购差远了。我当时就想,等技术练好了,挣的钱多了,大家就不会说了。”李云飞说道。

  “在车间巡查我最怕碰到李云飞,碰到了她就会问很多问题,我回去还要查资料,害怕给她解答错了,她真是在带着我一起学习啊。”武汉公司焊接工程师郭继亮如此说道。

  从光谷转盘雕塑“星河”,到武汉第一高楼绿地中心;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到马来西亚标志塔,这些刷爆朋友圈的地标性建筑,都有李云飞的焊接作品。

  2022年1月,15名技艺最精湛的焊工从中建钢构武汉公司150名焊工中脱颖而出,组成klcc项目党员突击队。这支党员突击队队员均出自李云飞所在的总装班组,她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要将厚200mm、屈服强度达s690的超强钢焊接在一起,当时只是实验室里试验理论可行,实际操作大家心里都没底。”2023年度湖北省劳动榜样、武汉厂总装班组班长李启龙说道。

  200mm焊缝,需要叠加焊接100层,如若按照常规操作,就会因温差生成裂纹,影响焊缝质量,甚至钢板报废。

  面对新情况,探究新办法。李云飞和突击队的队友们耗时半个月,反复实验20次,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办法:焊缝预加热。

  “板材焊缝处要一直保持在100多度。人在腔内焊接,火枪在腔外炙烤,如同铁板烧。”李云飞清楚地记得,豆大的汗珠不断往下流,滴在滚烫的钢板上,瞬间就冒出气泡蒸发了。

  焊接20分钟换一次人,15名队友轮班上。从1月寒冬,到8月盛夏,这支党员突击队硬是啃下这块硬骨头,一次总装焊接合格率达到98.5%以上。所有焊缝在两大国际检测机构的见证下,顺利通过相控阵超声波检测。

  “不久前,klcc项目总包单位韩国三星集团技术专家到我们工厂考察,对李云飞所在的总装班组称赞连连。”车间主任田龙说道。

  小焊枪铸就大匠心。在总装班组里,人人都是“创客”,李云飞和同事们先后破解了大大小小上百项技术难题,提出了《弯扭构件焊接方法》《建筑钢结构冷丝复合埋弧焊应用工法》等工艺方案,实现国内工艺技术的突破。

  近年来,李云飞还主动参与焊接群控系统、3d视觉焊接机器人等智能制造应用试验,并和班组同事一道成功落地11项技改。

  在技艺上追求极致,在传承中探究创新。师带徒、传帮带,在李云飞、李启龙等老师傅的手把手传授下,一批“新生代”大国工匠在总装班组里显现,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2岁张亮8次投身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紧急制造任务和现场安装任务中,每天抢工长达14个小时。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1岁的陈博,在2022年湖北省第一届“数字工匠”职工技能大赛中,获得机器人工种个人第一名……

  • 九游会体育 copyright © 2002-2022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九游会体育线上平台首页电脑版本 九游会体育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