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市场对于智能焊接机器人关注度较低,应用场景如钢结构行业受制于产品和劳动的非标化,自动化难度较高,21年国内焊接机器人出货量仅7万台,关注度低。23年8月,国内头部钢构企业鸿路钢构公开招标500套免示教角焊机器人,标志着产业技术水平已达到解决钢结构焊接痛点的阶段。钢结构焊接属于中厚板焊接的典型应用,该技术的突破对于其他类似船舶/工程机械等焊接具有明显拉动作用。埃斯顿旗下全球焊接领军企业德国cloos在焊接电源、设备及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我们测算22年国内钢结构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潜在市场约200亿元,进一步延伸到中厚板焊接市场领域潜在市场720~2520亿元,而焊接产业的高壁垒属性也会使公司竞争格局得到优化,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机器人是过去 11 年复合增速烂 20%的成长行业,23h1 制造业景气承压致增长放缓。据mir 统计,2012~2022 年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 2.7 万台提升到 28.2 万台的水平,复合增速达 24%。11 年间我国工业机器人经历了三轮快增长,其中 2012-14 以及2016-17年下游主要由汽车、电子行业拉动,2020-2021 年间主要由鲤电、光伏等行业拉动。23h1制造业整体景气度仍然承压,4-6 月 pmi 分别为 49.2、48.8、49.0,均处于荣祛线以下.导致机器人需求增速放缓,23h1 我国传统工业机器人销量合计 13.4 万台,同比 1%,增速降至2020 年以未最低水平。
长期看,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和劳动意愿的下降或将成为机器替人的长期驱动园素。据联合国人口司预计,2020--2050 年中国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和人口比重将会特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 15-64 岁人口的规模及占比分别于 2013、2010 年见顶,考虑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婴儿潮”人口(始于 1962年) 将于2022年开始迎渐步入退休年龄,劳动力短缺或将进一步突显,机器替代人工成将成为确定性较高的长期发展趋势,国内对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需求有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