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及军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他的赤诚之心,始终牵挂着人民。他一生中,曾有过八次甘肃之行,在陇原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追寻他的光辉足迹,回忆他对甘肃人民和甘肃建设的关怀与支持,更加激起了我们对这位世纪伟人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也激励着陇原儿女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926年,国民军领导人冯玉祥接受“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举起打倒北洋军阀政府、配合南方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旗帜。
他向苏联方面提出要求,希望与中国共产党接洽,派一批中共党员到他的部队里帮助工作。当时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邓小平成为接受这次重要使命的20多人中的一位,从苏联回国到冯玉祥的部队去工作。
1926年底,邓小平一行从莫斯科动身,经库伦(即乌兰巴托)、内蒙古和宁夏,长途跋涉来到甘肃平凉,住进城区客店。这是邓小平首次甘肃之行乐鱼app下载。在客店,邓小平召见了在平凉开展党的工作的吴天长、冀明信等地下党员,向他们介绍了国际国内的革命斗争形势,了解了当地的社会状况和工作情况,并对今后如何开展工作交换了意见。之后,邓小平离开平凉,途经泾川、彬县、礼泉、咸阳等地到达西安。
1935年9月,中共中央领导红一方面军长征进入甘肃。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的邓小平,从9月7日进入甘肃境内至10月16日抵达陕北,走过了陇南、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等地区,在甘肃工作和战斗了40天左右。
这是他的第二次甘肃之行。在这期间,他对政治宣传工作极为重视,组织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编写了《会合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在陕北创立根据地讨论大纲》,绘制了《陕甘苏区略图》,创作了《到陕北去》、《打骑兵歌》等革命歌曲,在《前进报》上登载了大量介绍陕甘苏区的系列文章。在甘肃通渭,他还组织了盛大的文艺晚会,演出高潮时,全军7000多人同声高唱《国际歌》,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鼓舞着北上的将士们。
1936年5月,为打破蒋介石对陕甘宁根据地发动的新的“围剿”,中共中央决定在陕甘宁三省交界处的国民党统治薄弱区域进行西征。
5月18日,毛泽东签发了西征命令,正式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西方野战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西方野战军分成左、中、右三路军,共约17000余人。
西征中,邓小平注重发挥政治工作的作用,使部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士气。各部队在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保障下,西征战役进展迅速。从5月出发至7月底,相继解放了曲子、环县、镇原、固原、西吉、打拉池等地,迅速开辟了纵横400余里的新根据地,新老苏区连成了一片,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都得到了发展。
在西征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后,红二、四方面军在党中央统一指挥下,联袂北上,于1936年8月进入甘肃。
10月初,红一、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区胜利会师。与此同时,红二方面军也加快了会师的步伐。为迎接红二方面军,中共中央派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赶往兴隆镇(今属宁夏境内)与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会合,筹划会师事宜。
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主要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与左权、聂荣臻、邓小平等在甘肃隆德境内的将台堡(今属宁夏西吉县辖)胜利会师。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党中央和一、二、四三个方面军领导人于11月18日联合发布《决战动员令》,发动了山城堡战役,邓小平参与指挥了这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山城堡战役大获成功,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载入了史册。战后,邓小平随军到陕西。
1937年2月,红一军团移师甘肃正宁、宁县一带,开始了历时半年的整训工作和改编准备。邓小平所在的军团政治部驻在宫河镇的王录村。这是邓小平的第四次甘肃之行。邓小平住在农民王度家的一间窑洞里。整训期间,邓小平重点做了几项工作:一是思想转化工作。
“西安事变”后,对红军要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许多人思想转不过弯来。为此,邓小平指示有关部门编写大量宣传学习材料,并利用形势报告会、讨论会,普及抗战歌曲、演出抗战剧目、黑板报、墙报、壁画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转化工作,使指战员的思想觉悟得到了很大提高。
为进一步做好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由邓小平等人组织起草了《红军中党及政治机关在新阶段的组织的决定》,并上报给党中央。二是处理好当地军民关系。为广泛争取各界人士,政治部宴请地方名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征询各方意见,使军民关系相当融洽。三是发动群众,建立组织。军团政治部在帮助地方发展党组织的同时,还帮助早胜、宫河、米桥、平子、中村、南义、盘客等乡村镇成立了抗日救国会、抗日救国义勇军和其他民众抗日团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在南义井古庙大院召开的军民大会上,邓小平发表讲话,号召各界人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抗日。
1937年6月,邓小平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部总政治部副主任,并于6月底离开甘肃到陕西云阳。“七七事变”后,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8月25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联名签发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邓小平被任命为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率领部队奔赴抗日战场。
在这10年中,他曾三次到甘肃,对甘肃人民给予亲切的关怀,对甘肃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给予具体的指导乐鱼app下载。
党的八大后,为宣传八大精神和毛泽东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领导人分别到各地进行宣传。邓小平选择了西北,这是他出任总书记后第一次外出视察。山西是第一站,陕西是第二站,甘肃是第三站。
4月5日,邓小平在兰州西北民族学院礼堂,向参加省市干部会议的甘肃省领导干部作了关于形势的报告。报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原则,强调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积极进行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经济建设。
当天,邓小平在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兰州市委书记王观潮的陪同下,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兰州炼油厂工地和西固福利区。
在听取了有关工程建设、技术革新、产品开发等情况汇报后,邓小平称赞说:“这符合我们勤俭建国的精神。”他还视察了兰州市文化局自力更生建成的西固剧院。在兰州,邓小平还专程去看望了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时任甘肃省省长的邓宝珊。
4月8日,他在西安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在兰州见到一个工厂,设备极简陋,厂长的办公室很朴素,一切都很简单,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差。”对西固剧院他称赞说:“在兰州我看到很多简易的东西,戏院还可以放电影,座位也不错。这样的戏院盖起来只花10万元,有的花钱更少就可解决问题。”邓小平这次讲线日,《人民日报》就发表了题为《兰州的路子走对了———评兰州西固剧院因陋就简少花钱、多办事的做法》的社论。同时,《甘肃日报》也作了长篇报道。全国一些剧院开始学习西固剧院的经验和做法。
1964年4月中旬,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带着对西北建设和西北人民的深情厚谊,再次来到甘肃视察。同行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康生。
4月11日,邓小平一行乘坐的专列进入甘肃,12日凌晨专列停靠在皋兰长川车站。在专列上,邓小平接见了皋兰县委副书记孙兆甲,简要听取了皋兰县关于人口、耕地、粮食产量、人民生活等方面情况的汇报。
当日9时左右,专列到达兰州城区。邓小平不顾旅途疲劳,在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汪锋、兰州市委书记杨一木的陪同下,再次来到7年前到过的兰州炼油厂视察。邓小平一行听取了该厂关于建厂以来发展变化及生产流程的汇报,参观了常减压、热裂化两个装置。当他得知该厂已能够生产高级石油产品时,非常高兴。邓小平说:在苏联只有产量达到3000万吨的炼油厂才能生产高级产品,石油工业部也是这种说法,而你们大胆革新,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苏联的设计框框。事实证明,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想敢干。邓小平一行在视察了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之后,不顾疲劳,又接着视察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大型核工业企业———504厂(又称甘肃建国机械厂)。邓小平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全厂干部职工为我国核工业发展作贡献的决心和志气。当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其中就有该厂干部职工做作出的贡献。在各工厂的视察结束后,邓小平一行浏览了兰州市容,接见了在兰的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300多名学大庆观摩团代表以及出席会议的部分工业企业书记。当晚,邓小平一行观看了陇剧《假婿乘龙》。
从1964年起,西南、西北的三线建设项目开始陆续兴建。邓小平同志对三线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多次到三线建设地区视察。这就促成了建国后他1966年的第三次甘肃之行。
1966年3月16日下午3时,邓小平乘专列抵达兰州。此行陪同人员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刘澜涛,全国妇联主席蔡畅,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王林,以及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冶金工业部、水电部、国防工办等部门的主任、部长、副部长等15人,司局长30人。
从3月16日至4月1日,在甘肃的17天时间里,邓小平一行先后视察了兰炼、兰化乐鱼app下载、兰石、白银、金川公司、酒钢、404厂、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20号基地等11个大型厂矿和国防重点工程。期间,还召开了甘、宁、青、新四省区书记会议,接见了出席甘肃省工交、财贸系统“五好、六好”职工代表会议代表及有关企业部分职工6835人。
每到一地,邓小平都不顾旅途劳累,冒着西北凛冽的寒风,亲临第一线日上午,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谷牧、李人俊、林乎加等,西北局书记处书记王林、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汪锋、甘肃省副省长冯直,以及中央十几个部的部长、司局长来到白银公司视察。当他听到白银厂计划在1970年生产5万吨铜、5万吨铅锌时,十分关切地问:“5万吨铜什么时候能建成?”冶金部部长吕东回答说:“1969年到1970年。”当听到现在把黄铁矿卖出去,每年要少回收一万吨铅锌时,邓小平说:“很可惜。”之后,邓小平又到选矿厂去参观。路上,白银公司负责人茅林汇报了白银厂的综合利用规划,邓小平勉励说,就是要好好抓综合利用。茅林说:我们准备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把冶炼厂的生产能力提高到4万吨,争取达到5万吨。邓小平听后高兴地点头说:对嘛,要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3月23日,邓小平一行来到嘉峪关地区的酒泉钢铁厂视察。吕东先向邓小平汇报了酒钢的建设情况。邓小平指示说:酒钢地处三线,毛主席非常关心,他要求要把酒钢建设好,不能再动摇了!邓小平的指示对酒钢的建成和以后大规模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嘉峪关最后建市奠定了基础。
3月25日至26日,邓小平等视察了酒泉导弹实验基地,并慰问了职工、解放军官兵及其家属,听取了基地各单位领导的汇报,观看了地对空导弹的发射实验。他高度赞扬了基地建设的官兵们。几十年过去了,一座现代化的卫星航天城在茫茫戈壁上拔地而起,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国防科技的重要任务,成为世界关注的亮点。
3月27日上午10时35分,邓小平一行40多人乘坐的专列徐徐驶进金川白家嘴车站。下车后的邓小平顾不上休息,乘汽车来到露天矿工作现场。邓小平边听汇报边点头,并肯定金川矿山资源是个不可多得的“金娃娃”,是我国的“聚宝盆”。邓小平和其他中央领导人非常赞许金川公司开始搞综合回收铂、钯、钴、硫等副产品的技术开发项目,并指出,要组织力量专门研究回收率,要找敢革命的人去干。视察结束时,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接见了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和第八冶金建设公司的干部及先进生产者代表共1000多人,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临走前,他勉励广大干部工人说,在国际上敌对势力卡我们的脖子,国内经济处于最困难的关键时刻,你们在祁连山下的戈壁滩上生产出国家急需的产品——镍,真是为祖国争了光呀!你们要吃苦耐劳,向大庆人学习,争取多出镍,出好镍,为支援国防、加强战略贡献力量。
3月31日,结束青海视察的邓小平一行又回到了兰州。他顾不上休息,当天又听取了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书记王恩茂关于新疆情况的汇报。
4月1日上午,邓小平在余秋里、谷牧和西北局书记王林、青海省委第一书记杨植霖、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书记杨静仁、一机部副部长白坚、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汪锋的陪同下视察了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
邓小平等在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门口下车后,受到全厂4000多名职工和2000多名师生的夹道欢迎。在机器厂厂长张居庆等人的陪同下,先后视察了容器分厂和钻机分厂两个主要生产单位。当邓小平看到厂里自行设计制造的4000米钻机机械化程度超过苏联设计的130钻机而操作人员却减少了一半时,连声称赞说:“好!好!”在去容器厂的路上,邓小平还详细了解了4000米钻机的产量、价格。听到厂领导说计划年产100台时,邓小平说:“100台太少了!太少了!这样的厂是不是全国只有这么一个?”一机部副部长白坚说:“是,只这一个。上海有个石油配件厂,只能生产些配件。”在容器分厂,邓小平听取了职工开展“三查”反浪费情况的汇报,参观了四辊卷板机和4000吨水压机。当余秋里介绍大型四辊卷板机全国就这么一台时,邓小平问道:“这台设备是谁制造的?”还问工人好不好用?看到兰炼从苏联进口的氮气罐因质量不好正在进行修理时说:“应该退货嘛!”视察结束后,邓小平与全厂五好职工、先进生产工作者及部分干部合影留念。临告别时,张居庆说:“总书记对我们还有什么指示?”邓小平说:“没什么。很好,你们厂潜力很大。”半个多月的视察结束后,邓小平离甘赴陕,与薄一波等前往延安。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的甘肃之行1981年6月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党的历史,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定的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这次全会上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
8月,百忙之中的邓小平在前往新疆视察的途中,又来到了甘肃,去看他久已向往的敦煌莫高窟。这是他最后一次甘肃之行。
8月7日,一个和风送爽的日子,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中央书记处书记王任重的陪同下来到甘肃敦煌。上午9时,专列抵达柳园车站乐鱼app下载。当甘肃方面得知邓小平要来敦煌的消息后,准备好好地接待这位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事业的领航人。但小平办公室打来电话,告知一切从简,省上领导忙,不必到车站接送,就连伙食标准也做了具体的规定。
他说:“我早就想来敦煌,这次乘去新疆路过之际,特地停留来看看敦煌,也算了了我的心愿。”小平还参观了宾馆内供旅游客人乘骑和照相所用的沙漠之舟骆驼及有关设施。
8月8日上午8时许,邓小平一行前往莫高窟参观。在莫高窟前迎候的有原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著名画家常书鸿,所长段文杰和全所的研究人员。改革开放后,莫高窟才对外开放,邓小平等是第一批到莫高窟参观的中央领导,令敦煌研究所的同志们欢欣鼓舞。邓小平一到莫高窟就详细听取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工作汇报。所长段文杰向邓小平汇报了莫高窟的历史、艺术特点及价值、保护和研究工作情况。邓小平亲切地问:“你们有困难没有?”段文杰随之提出了三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听完汇报,邓小平立即对王任重说:“经费问题,你给他们解决一下嘛!”汇报结束后,邓小平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洞窟的壁画和彩塑。他和其他中央领导人不时被洞窟壁画里的一些动人故事所吸引,不断向陪同参观的常书鸿和段文杰提问,赞叹敦煌文物的价值可贵,并一再叮嘱:“敦煌文物天下闻名,是祖国文化的遗产,一定要想方设法保护好。”他看了一层看二层,看了二层看三层,一直登上了最高层的洞窟。当他看到唐代的代表窟220号窟时,回过头来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说:“敦煌的保护是件事,还是件大事!”邓小平的话虽然不多,但极其深刻,使莫高窟的文物工作者深受教育和鼓舞。参观结束时,邓小平、王震、王任重等领导同志分别在留言簿上签了名乐鱼app下载,并同大家合影留念。下午原计划到阳关、玉门关遗址,但由于祁连山区降雨较多,导致党河水位上涨,道路不便而未能成行。
8月9日上午,小平同志的车子开始缓缓离开敦煌,行至街心花园时,细心的群众认出了车里坐的是邓小平同志。顿时,大街小巷挤满了闻讯而来的群众,掌声四起,欢声雷动,人民群众表达着对小平的爱戴之情。小平隔窗向周围的群众频频挥手致意,群众在欢呼中让开通道,目送邓小平一行的离去。
邓小平视察敦煌后不久,甘肃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来到敦煌莫高窟,从组织、人事、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落实邓小平的指示精神。在小平同志的关怀下,这年10月,国家财政拨出300万元专款,解决莫高窟的困难。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两年时间施工,莫高窟附近的戈壁滩上出现了一个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建筑群,开辟了一个新的工作和生活区,使从事敦煌研究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回到北京的邓小平常常想起敦煌,他建议中央其他领导人也能抽空去看看敦煌。后来,江泽民、李鹏、乔石、杨尚昆、朱镕基、李瑞环、刘华清、万里等中央领导人相继来到莫高窟,不断给敦煌文物保护事业以关怀和支持,使敦煌文物保护、研究、弘扬的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研究所也发展成研究院,人才辈出,成果不断,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敦煌在中国,敦煌研究在国外”的尴尬状态,为敦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8月20日,邓小平结束新疆的视察后,来到兰州。在兰州,他接见了兰州军区、中共甘肃省委、兰州市委和省、市政府领导以及部分离退休老干部。
8月21日下午3时,邓小平乘坐的专列到达天水车站。他在专列上接见了天水党政军负责同志,听取了天水地委书记刘公泰的汇报,并在车站与接见的同志们合影。看过北道镇容后,前往麦积山参观。途中,因大雨导致河水暴涨,路被冲断而被迫返回。之后,邓小平在马跑泉接见了7452工厂的部分职工和解放军181团的部分指战员,随即乘专列返回兰州。
邓小平生前曾先后8次到甘肃乐鱼app下载,甘肃的大地上印刻着他光辉的足迹。如今他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丰功伟绩,他对甘肃人民的亲切关怀,对甘肃建设、改革的关心和支持,甘肃人民将世代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