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向东亚转移,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世界造船强国。浙江省把船舶工业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点产业,并明确提出浙江船舶工业主要向舟山集中布局,把舟山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现代化船舶工业基地。舟山市顺应全省发展海洋经济大势,积极抢抓船市兴旺和船舶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目前,全市已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岸线资源有效整合利用、区域产业融合的五大船舶产业集聚区块,成为浙江省最大、国内重要的现代修造船工业基地。
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群岛设立的地级市,具有深水良港禀赋和区位优势。近年来,舟山船舶工业坚持高起点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空间结构,改变过去“低小散”局面,初步形成集船舶设计、建造、修理、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到2009年底,舟山市五大船舶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修造船企业和船用配套生产企业达到90余家,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船舶工业总产值达到432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43%,占全省船舶工业产值的60%以上,其中造船产值333亿元、修船产值58亿元、船配产值31亿元。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市实现船舶工业产值375亿元,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乐鱼官方入口、手持订单量等造船三大指标分别达到544万载重吨、712万载重吨、2258万载重吨,预计年产值可达520亿元,年造船完工量可突破650万载重吨。
目前,舟山市船舶产业的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全市拥有万吨级以上船台50余座,其中5万吨级以上船台11座,万吨级以上船坞30余座乐鱼官方入口,其中30万吨级以上船坞7座,年造船能力已达到700万载重吨;有完好的舾装码头、大型一体化船体联合加工车间乐鱼官方入口、二次处理涂装车间、分段装焊车间等一批基础设施。拥有大批300吨到800吨门座式吊机、平面分段生产流水线、钢板预处理流水线以及等离子数控切割机、数控肋骨冷弯机、大型三辊卷板机等现代化造船装备。
随着以金海重工、扬帆集团等骨干船企为代表的舟山船舶工业迅速崛起,舟山市船舶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市10家骨干龙头修造船企产值达245亿元,同比增长26%,占全市船舶工业总产值的65%,比去年同期增长2.4个百分点乐鱼官方入口。金海重工、扬帆集团、欧华造船、舟山中远船务、常石集团舟山公司等7家主要造船企业目前在建船舶共计150余艘、1000余万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近50%。
与此同时,船舶业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逐步向大型化和高技术船型拓展,相继交付了11万吨级油船、5300集装箱船、17.6万吨散货船三大主流船型以及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5000车位汽车运输船、5.2万吨浮式储油船和全球首艘满足共同规范的5.45万吨散货船。32万吨vlcc也已开始点火生产。船舶配套产品也向低速柴油机、大型甲板机械、船用配电设备等中高档产品发展。
一个产业的发展必定是一个综合工程。舟山船舶工业基地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管齐下”。为加大对船舶工业的引导和扶持,舟山市政府成立船舶修造管理服务局,明确船舶工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同时,市、县(区)政府在发展规划、财政政策、政务服务和人才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产业集聚区的支持力度。市政府设立的市级船舶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定海区、普陀区和岱山县政府的船舶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也分别为1000万元。
在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方面,舟山市2009年共投入研发资金11.8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3.2%。目前,全市有专业船舶设计研究院所15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1家、省级6家),专业研发设计人员1200余人。随着现代造船模式广泛应用、精度造船技术不断推进,全市骨干造船企业的钢材利用率、预舾装率、高效焊接率和下水完整率等技术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船舶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部分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所有投产的船舶企业均已通过iso9001:2000系列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远”、“欧华”乐鱼官方入口、“扬帆”、“金海重工”等船舶企业已在国内造船业界拥有较高声望,在国外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航运信息网对本网上刊登的所有信息不声明且不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乐鱼官方入口。航运信息网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份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