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失去了巴黎圣母院【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收好还来得及!-九游会体育

浏览: 次    发布日期:2023-09-15

  2019年4月15日当地时间19点前,巴黎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起火。火势很大,数公里外就能看到滚滚浓烟。

  这座有着850年历史的,经历了巴黎的历史变迁,见证了拿破仑的加冕、拿破仑三世的婚礼,在历史的长河里见证了数次战争依旧屹立不倒,而昨夜,倒在了一片火光之中。

  截止目前,巴黎圣母院最让人震撼的玫瑰花窗(1260-2019)已经烧毁。当外媒记者连线了相关教授,问玻璃花窗能不能修复? 得到的答案是:不。

  每当大家来到巴黎,都会到圣母院广场在巴黎圣母院的门前,地上找到巴黎的中心(巴黎城最中央)踩在这个点上,意味着“我们来到巴黎了”!这座建筑的存在,仿佛一个老人默默守护着时代的变更。

  惋惜了一早上的巴黎圣母院的你,知不知道我们上海的原点在哪里呢?它藏在了哪里,默默见证着上海的变更。

  掐指一算,上海开埠于1843年11月17号,到今年为止上海也不过才176岁,相比三千年的耶路撒冷、两千年的罗马,或者一千年的西安和杭州,甚至和800年的巴黎圣母院比起来,俨然是个青年。

  那些默默矗立在那里,正在能代表上海的老建筑,你又去过多少呢?我们今天就从上海的原点开始盘起,给你一份周末就能走起的:

  多年前有一次我在上海坐出租车,从静安寺去到某个地方,那个司机估计是个新司机,他就问我说:“我们能不能先到人民广场,因为从那里开始,我就认得路了” 。

  的确,人民广场太著名了,是上海的重要标志,但这里并不是上海的原点。被称为大地原点的标志在上海国际饭店,也就是南京西路170号,国际饭店的大堂里。

  但是当年被誉为“远东第一高楼”的它曾经雄居最高建筑排行榜之首达60年之久 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第一次被上海商城波特曼大酒店超过,但也没保持多久,12年之后就被超越,而今此起彼伏的高楼层出不穷,关于“高”的数字更是一直被刷新。

  ▲ 拉斯洛·邬达克(l·e·hudec,1893-1958年)说到,上海有故事的建筑,有一个名字就完全没办法绕开,你会发现我们还将无数次的见到这个名字。

  国际饭店,堪称邬达克建筑设计生涯的巅峰之作。大楼于1932年8月动工,1933年10月竣工,1934年12月1日开业。不过起初这栋大楼根本不是一家饭店,而是一所银行。这家叫四行储蓄会大厦的银行,是由上海的四家大商业银行共同兴建的。

  不过造到一半,投资方突然改变了主意,于是就有了中国人筹资造的第一栋摩天大楼。比当时香港最高的汇丰银行高出11米,比当年日本的建筑也高出许多,“远东第一楼”因此声名鹊起。

  第二,国际饭店旁边的马路,今天叫黄河路,当年叫做叫park road。那么在路旁边的这个饭店,当然就叫park hotel。

  曾经的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人引以为傲的国际饭店,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见证着南京路的演变……继续着它的故事。

  外滩源壹号,原为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外滩源在即为“外滩的源头”的意思,是外滩的北端起点。现存的主楼完建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立面呈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并带有外廊式建筑特征。是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随外滩建筑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2017年4月1日起,外滩源壹号由上海半岛酒店经营管理。各路明星也非常钟爱上海半岛酒店,汪峰曾在这里包下半层楼给章子怡庆生,张馨予的秘密大婚这些八卦每年都会带上半岛冲进热搜的榜单。

  大楼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共十二层。近90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流政客都曾在这里粉墨登场,用一段又一段的精彩故事书写着传奇。

  2010年和平饭店正式恢复营业,翻新后的饭店成为费尔蒙酒店集团旗下的酒店。闻名遐迩的九国特色套房继续记录和平饭店的不朽传奇;另外,位于顶楼的沙逊总统套房,曾经是饭店原创始人victor sassoon居住过的地方。

  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属新希腊建筑,原是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

  大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总面积近200㎡。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

  乡村风格的教堂建筑,1886年建成。33米高的钟楼曾是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在此演讲。

  建于1927年的钢筋混凝土7层大楼,曾是国民政府外交部驻沪办事处所在地。不远处的光陆大楼是兰心大戏院分院所在地,入驻过当时多家著名电影公司的总部。

  去%arabica圆明园路店打过卡的话,你一定看到过真光大楼,它也是著名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的作品,也曾是他自己建筑事务所的办公地点,顶部的窗间壁柱来自哥特式束柱的简化。

  还是这个名字,邬达克设计的诺曼底大楼(现在叫武康大楼),楼高30米,共8层,占地1580平方米,建筑面积9275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个建筑是法国文艺复兴风格。1953年,改名“武康大楼”,这座大楼,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

  整个大楼的形状从它的西侧看,犹如一艘巨大的轮船,乘风破浪似的屹立至今,它咖啡色(黄褐色)的外立面更使整个建筑洋溢着法国式的浪漫和优雅,在当年的上海滩也是别具特色的。

  上世纪50年代,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郑君里、王文娟等文化演艺界名流都曾居于此处。电影《色戒》和《喜欢你》也在这里取景。

  在北京西路、铜仁路的东南转角,有3幢混合结构公寓,1931年由大陆银行叶扶霄、沈籁清、谈公远及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4人合资建造,北京西路当时名为爱文义路,故公寓取名爱文义公寓。

  园主是当时人称“煤炭大王”、“火柴大王”和“水泥大王”刘鸿生的弟弟、著名实业家刘吉生。花园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风格,具有宫殿的气派,形制和柱式都称得上典范。

  1926年,刘吉生决定在妻子陈定贞40岁生日时送她一份礼物,他聘请邬达克为自己设计了一座灵感源自古希腊神话爱神丘比特和普绪赫的美丽庭院,1931年,爱神花园建成。这座设计和施工都堪称一流的精美住宅,造价高达20万银元。

  今天这里已经变成了上海市作协的所在地。上海的一流的文学刊物《收获》《上海文学》《萌芽》以及《海上文坛》《上海文化》的编辑部都设在这里面,成为了上海的文学会客厅。

  邬达克,这个来自匈牙利的建筑大师,为上海留下了近百幢建筑,是上海建筑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保留了上海城市面貌最重要记忆。位于番禺路129号邬达克纪念馆,曾是邬达克的自住宅。

  这栋建筑屋有着本白的墙面、褐色的石瓦、黑褐色的外露木构架以及红褐色砖墙。陡峭的石板瓦双坡屋顶,高耸的砖砌烟囱,对称的山墙造,都透露着浓浓的英国乡村风情。2013年开始,这里就开始对外免费开放参观了。

  1918年孙中山先生辞去海陆军大元帅之后从广州回到上海,携夫人宋庆龄搬进香山路7号。在这里,他完成了《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著作,也会见过李大钊、林伯渠等共产党人和共产国际代表。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在此居住到1937年。除了展览馆的部分,居住部分的室内陈设基本按照宋庆龄生前回忆进行布置,但居住部分不可以拍照。

  思南路73号,是周公馆的所在地。1946年到1947年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在这里生活和办公。国民党当局不允许挂“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的牌子,因此董必武决定就称“周公馆”。

  和谈期间周恩来往返奔波于京沪两地,每次在周公馆期间,都是宾朋满座。宋庆龄,张澜、沈钧儒、柳亚子、黄炎培、章伯钧、许广平都曾到访周公馆。

  周公馆是一栋漂亮的西班牙式花园建筑,但与建筑外表形成惊人对比的是,从多次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客厅到所有的卧室,内部陈设都异常简单朴素。

  除了这些故居,还有2家在上海你都应该去看看的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国泰电影院。现在大部分的电影院基本上都是开在shopping mall里的,这种老式的单独电影院真的不多了。

  南京西路216号的大光明电影院,1933年,邬达克以先锋设计为大光明戏院改建,成了他的转折点,自此声名鹊起。邬达克设计的大光明电影院,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国泰电影院(英语:cathay theatre),原名国泰大戏院,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870号。1930年,由英籍华人卢根与美国国际抵押银公司合资组建的国光联合电影公司出资建造。

  时间流逝,人事变幻,老建筑里里外外的风景可能早已变了几番,有些已像烟云般消散了。但还有这些建筑,依然优雅地伫立在各个角落,记录着来来往往的记忆,传唱着城市中人们的故事。

  • 九游会体育 copyright © 2002-2022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九游会体育线上平台首页电脑版本 九游会体育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