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代码:603169 公司简称:兰石重装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第一节 重要提示(一)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二)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2022年2月17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审计报告》确认,2021年公司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72.86万元,其中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676.94万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97,921.67万元,其中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89,922.21万元,母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250,854.89万元。
依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规定,公司计划2021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一、九游会体育线上平台的简介公司股票简况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兰石重装603169不适用联系人和九游会体育线上平台的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姓名武锐锐周怀莲办公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黄河大道西段528号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黄河大道西段528号电线 电子信箱 二、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1.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传统能源方面,报告期内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2021年年末,布伦特原油现货离岸价格为77.24美元/桶,比年初的50.37美元/桶上涨53%。
原油价格的回升趋势有利于引导国内石油炼化企业合理增加资本性投入,有利于能源化工装备行业市场稳定发展。
新能源方面,2021年10月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能源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等。
报告期内,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突破3亿千瓦,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
2.传统炼油产能饱和,煤化工市场受政策影响,装备市场增量平稳“十四五”期间,我国炼油行业正处于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炼油化工项目审批从2020年开始收紧,新增项目投资减少,但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仍处于增长阶段,行业迈向大型化、一体化、集群化以及规模化发展格局。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投产一批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乐鱼手机app,中国炼油能力将预计新增1亿吨左右,同时新增乙烯产能1110万吨,新增芳烃或对二甲苯产能1020万吨。
煤化工产业具有相对较高的能耗和碳排放量,在国内“双碳”目标和“两高”政策的调控下,产能难以大幅扩张,审批呈现明显收紧态势,部分项目停工或取消。
与此同时,新型煤化工行业倡导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下游行业的转型与发展将有效推进公司所处的能源化工装备行业向产业全链条延伸,集成化、智能化、精细化、差异化、绿色化的技术装备应用而生;同时,随着现代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制氢等产业的融合,推进工业废渣、废气、废料的综合利用装备发展。
3.化工新材料自给率大幅提升,装备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1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中提出,至“十四五”末,我国化工新材料的自给率要达到75%,占化工行业整体比重超过10%,先进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医用、高性能树脂、电子高纯材料为“十四五”中国高端新材料发展重点。
化工新材料受益于半导体、电子电器、新能源等领域转型升级,市场需求将步入快速增长期,为相关装备制造产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4.新能源装备发展前景广阔报告期内,受经济结构变化,环境和气候政策的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双碳”目标政策持续推进,发展新能源是未来趋势,新能源制造产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新能源装备及相关服务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国内预计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机组的步伐稳步推进,以每台投资约200亿元计算,年均投资规模有望将达1000亿元以上;“一带一路”沿线个国家计划发展核电,规划机组126台总规模约1.5亿千瓦,以三代机组平均造价1.6万元/千瓦预估,市场总量约2.4万亿元。
2021年12月,公司参与建设的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1号反应堆成功并网发电,成为全球首座并网发电的四代核电站乐鱼手机app。
核电出海已成为未来中国核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随着“一带一路”全面推进,核电“走出去”迎来了重要历史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能需求大,市场空间广阔,有28个国家计划发展核电,规划机组126台总规模约1.5亿千瓦。
核电作为中国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以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技术为代表的我国核电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2021年1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2022年2月,由公司参与的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世界首座)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位列世界第一方阵。
2021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488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31.1%;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06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2.9%;光伏发电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
从光伏设备角度看,多晶硅料环节核心设备为冷氢化反应器、还原炉,单晶硅棒和硅片环节核心设备为单晶炉和切片机。
报告期内,由于整个光伏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相关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升级迭代迅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氢能源发展受到政策大力支持,风光发电制绿氢、工业副产氢、核能制氢、储氢装备、氢燃料电池、氢冶金均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产业链分布看,制氢、燃料电池、储氢等氢能装备齐头并进,是产业投资最活跃领域,投资占比超过80%。
其中,制氢环节在项目数量、投资规模上均占比最高,且多与风光水电等新能源项目或是与化工等项目以联动形式进行投资,具有投资额高、周期长特点。
氢燃料电池环节仅次于制氢环节,是目前氢能产业主要落地场景之一,也是产业发展主要抓手,产业投资热度高、数量密。
氢能装备主要包括制氢设备、储氢容器、检测设备、压缩机、加氢站设备等,2021年制氢环节、储氢设备和加氢站建设的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氢能装备需求,同时也带动了氢能装备企业在国内投资扩产。
(二)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报告期内,多项国家政策的颁布实施,对公司所处行业在绿色化改造、标准化实施、向新能源转型发展等方面指明了思路和方向。
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快实施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绿色化改造。
2021年3月,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氢能被正式写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
方案提出,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2021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到2025年达到16.5%左右。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户用光伏市场将随“整县推进”政策迎来巨大发展空间,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对应市场规模预计超过5千亿。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明确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等十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点任务。
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及“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对我国煤化工行业影响深远。
重点实施打造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加快新能源产业研发落地、提升风力发电产业链水平、着力构建光伏发电完整产业链、发展壮大光热发电制造业、完善共性基础产业链条、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调度机制等七项任务。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1.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传统能源装备(炼油化工、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新能源装备(核能、光伏多晶硅、氢能等领域)、工业智能装备(快速锻造液压机组、工业机器人等)以及节能环保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检测、检维修服务及工程总承包。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1)传统能源装备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各类高端压力容器,主要用于炼油、化工、煤化工等领域。
炼油领域主要产品有重整反应器、加氢反应器(板焊式、锻焊式)、螺纹式换热器、隔膜式换热器、高压容器(热高压分离器、冷高压分离器)、循环氢脱硫塔等;化工领域主要产品有高压列管反应器、大型塔器等;煤化工领域主要产品有汽化炉、变换炉、水洗塔、中间换热器、废热锅炉等;精细化工领域主要产品有:各种反应釜、特材容器等。
(2)新能源装备核能装备主要产品有核电站压力容器、储罐(核安全2、3级);核燃料贮运容器;核燃料循环设施后处理厂萃取设备、后处理首端专用设备、产品贮存容器、贮槽、箱室设备及蒸发器(核安全2、3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乏燃料现场贮存系统、装卸系统及新燃料运输系统相关设备、htl电加热器;核电用板式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
光伏多晶硅装备主要产品有多晶硅生产核心设备冷氢化反应器、还原炉及换热器、塔器、球罐等常规设备。
具体产品有低压储氢容器、煤制氢装备、加氢站用微通道换热器(pche),正在研发渣油pox造气制氢装置、大型高压储氢球形储罐和卧式储罐(45mpa/75mpa)和丙烷脱氢技术装备。
(3)工业智能装备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快速锻造液压机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平台、重载转序机器人、5g 系列化设备、特种打磨机器人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军工、石油化工、新材料应用等重要行业或领域。
(4)节能环保装备公司有板式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工业烟气净化设备、锅炉除尘脱硫脱硝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主要产品,主要用于冶炼、发电、化工等行业大气污染治理,锅炉除尘脱硫脱硝以及污水处理。
3.经营模式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与客户建立密切的日常沟通机制、目标客户针对性走访、客户邀标及主动搜集等形式获取市场信息,以公平竞标的方式获得产品制造、检维修服务和工程总承包合同订单。
根据装备制造订单技术条件,公司逐步完成研发设计、工艺技术转化、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等环节,最终发运现场安装并交付用户;工程总承包业务通过招标方式开展设计、采购、工程施工等工作,并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管控。
同时,公司利用技术优势积极为客户提供持续优质的检维修服务,通过不断提升服务化水平,逐步搭建了能源行业“核心装备制造 全产业链综合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和综合竞争优势。
公司紧盯下游行业投资信息,依托公司的核心技术、制造经验与品牌优势,通过与国际国内总承包商、工程公司建立良好合作机制,向工程方与业主方提供施工前期设计、技术咨询等方案,以投标报价的方式获取工程装置的核心设备订单;通过承揽的epc工程总包,直接提供相关工程设备配套;通过为业主方提供最优的检维修方案及技术咨询服务,获取检维修业务订单。
(2)定价模式基于公司所属的行业特性、产品结构及市场竞争环境,定价模式以成本导向定价法为主,结合一定的竞争导向定价法。
(3)设计模式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包括技术协议,规定了具体的设计模式,主要为:一是根据客户提供的工况条件和工艺参数的自主研发设计;二是由客户提供的外来设计图纸的原图审查设计,并对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及无法满足制造工艺要求的内容,与原设计单位进行协商修改确认。
(4)采购模式公司设有采购中心专门负责兰州、青岛、新疆、嘉峪关四大基地的物资集中采购订货、实施供应、统筹调配等工作,采购物资范围主要是公司产品用板材、管材、锻件、焊材等原材料、产品用外购配套件及工程总包项目用材料和设备。
针对公司产品单件小批量订单式生产、所用原材料针对性强的特点,对所需材料及设备采取集中采购的模式。
同时,公司搭建了动态、统一的合格供应商管理体系,内部严格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准入审查及srm供应商平台管理,对大宗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实行国内物资材料生产厂家直供模式,保证了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价格水平。
(5)生产模式由于公司主要产品为定制型的非标准化设备,用户对同一类产品的用料、参数、性能要求均不同。
产品生产周期一般为3-12个月,产品在安装调试、功能验证、生产线打通、整体装置试车成功的平均验收周期为3-6个月,综合订单执行周期平均为6-18个月。
4.产品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公司是国内能源装备和工业智能装备细分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具有能源行业工程、技术、工艺设计总包资质和核心装备制造能力的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联合宝武集团等九游会体育线上平台的合作伙伴,解决了光伏多晶硅装备核心材料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镍基合金(n08810)材料国产化的企业。
(1)在传统能源装备方面公司是中国建厂最早的集炼油、化工乐鱼手机app、煤化工高端压力容器的领军企业,凭借自身实力填补了国内能源装备领域百余项技术和产品空白。
公司为国内首家民用核级板式换热器生产企业,是国内最大直径、最大吨位螺纹换热器制造商,是国内炼油行业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设备独家供应商,代表着国内重型压力容器的领先制造水平。
同时,在锻焊式压力容器制造领域,公司可生产单台重达2000吨级的大型锻焊式加氢反应器,打破了国内少数企业在千吨级以上大型锻焊式压力容器制造领域中的垄断地位。
(2)在新能源装备方面公司攻破了厚壁镍基合金(n08810)材料,材质特殊、耐高温、耐高压、耐高磨损及耐强腐蚀等10余项技术难题,形成了多项该材料制造专有技术,并制定了国产镍基合金(n08810)材料冷氢化反应器设计选材技术规范、材料焊接、热处理等制造技术规程及多项企业标准,大幅缩短了交货周期、降低了产品成本,引领着多晶硅装备国产化材料的发展方向;子公司中核嘉华在核燃料贮运容器细分领域具有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制造了中国首座核电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厂的绝大多数非标设备。
(3)在工业智能装备方面公司具有多年使用、设计、制造锻压机组装备方面的经验,在国内快锻压机市场占有优势份额。
“快速锻造液压机组、径向锻造机、重型全液压三辊、四辊卷板机”等系列产品均属机、电、液一体化工业大型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研发的智能化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打磨机器人、锤替代压机等设备应用于各相关领域;“重型四辊全液压卷板机”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使我国成为继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可制造此类大型装备的国家。
(4)在能源化工行业工程总包方面公司是能源行业压力容器制造企业中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前端石化工程设计院、全领域装备制造实力及综合服务能力的产业链全流程覆盖企业。
子公司瑞泽石化拥有化工工程、石油及化工产品储运、炼油工程三个专业的甲级设计资质和石化、化工行业工程咨询资质,现拥有57件自主研发的授权专利(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41件),其研发的两段离心逆流连续重整技术是目前我国炼油企业炼油工艺中的一项先进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连续重整技术的垄断,率先实现连续重整技术国产化。
基于上述核心专利技术,瑞泽石化完成石化工程设计项目百余个,涉及我国石化行业130多个炼油化工企业。
5.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转型驱动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动由传统能源装备制造向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转型,取得核能、光伏多晶硅、氢能等新能源领域订单10.40亿元。
其中,取得东方希望、亚洲硅业、大全能源、新特能源等客户多晶硅设备订单6.91亿元,同比增长了277.60%,为公司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市场驱动报告期内,公司紧盯产业发展政策,在聚焦能源化工行业核心装备制造、巩固传统市场的优势地位、保持传统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精细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市场开拓力度,重点加强同优质大型客户的合作,为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开辟新的航道。
(3)科技创新驱动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56项,全年研发投入9,216.73万元,通过科技创新,攻克10余项技术难题,成功研制首台国产化镍基合金(n08810)冷氢化反应器,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材料国产化应用;成功研制出2000吨级大型锻焊式加氢反应器,打破了国内少数企业在千吨级以上大型锻焊式压力容器制造领域中的垄断地位;完成大型模块化板式空预器、核电用深波纹大型钛板板式热交换器等新产品研制;成功突破径向锻机关键技术国产化研究,研发的70mn快速锻造压机更是打破最高吨位历史,实现重载转序机器人成果转化,完成特种打磨机器人等产品开发;完成聚乙醇酸(pga,可降解塑料原料)反应釜。
(4)管理驱动报告期内,公司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推进实施“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划小经营单元,核算历史数据,制定各级“阿米巴”运行逻辑及经营会计报表,建立超经营目标奖励机制,分解关键绩效指标,优化绩效激励模式,经营效率明显提升,管控效力不断增强;健全市场化选用制度,持续发挥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效能;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突出绩效考核,完善超经营目标奖励分享机制,实现薪酬分配的差异化。
大力开展人才选拔培养,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创新产业工人培训体系,快速培育壮大核能专业技能人才队伍。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公司无优先股(二)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适用 □不适用 (三)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适用 □不适用 (四)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适用√不适用 五、公司债券情况□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一、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1年,面对疫情影响下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董事会部署要求,聚焦转型升级和扭亏增盈中心目标任务,经营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03,706.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1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72.86万元,完成扭亏增盈目标;实现新增产品订货39.01亿元、同比增长52.09%。
二、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