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并不枯燥呆板,而是充满理性之美。理论并不高深莫测,而是蕴含寻常道理。”德州市委讲师团团长冯明燕介绍,该市鼓励引导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挖掘生动素材,在有用、适用上下功夫,把独具特色的乡土风情、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技艺跟百姓的生产生活相融合,用地方文化元素讲述德州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具有“人间烟火气”,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宣讲队伍培养上,德州市推行“曲艺+宣讲”模式,“专业+民间”双管齐下。他们充分发动各级文化、文联等部门,从专业曲艺人才中择优选出既有曲艺特长、又有宣讲热情的曲艺爱好者,把他们充实到宣讲队伍中,组建起一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曲艺宣讲队伍。同时,通过筛选,将相声、快板、山东快书、西河大鼓和京东大鼓等近十种曲艺的民间传承者收编到宣讲队伍。
截至目前,德州市共培养了540名曲艺宣讲员,其中包括各县(市、区)专业文艺工作者210名、民间文艺爱好者330余名。夏津民间艺术宣讲团团长张显祯,组织了20人的宣讲队伍,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有65岁,每年宣讲60余场。
德州市还组建了“红色文艺轻骑兵”,利用乡、村两级文化大舞台和文化广场等阵地,把宣讲内容融进“一村一年一场戏”“曲艺进校园”“舞台艺术下基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用“家常话”“大白话”把理论“翻译”得入耳又入心,让政策解读接地气、聚人气。
“理论并不枯燥呆板,而是充满理性之美。理论并不高深莫测,而是蕴含寻常道理。”德州市委讲师团团长冯明燕介绍,该市鼓励引导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挖掘生动素材,在有用、适用上下功夫,把独具特色的乡土风情、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技艺跟百姓的生产生活相融合,用地方文化元素讲述德州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具有“人间烟火气”,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宣讲队伍培养上,德州市推行“曲艺+宣讲”模式,“专业+民间”双管齐下。他们充分发动各级文化、文联等部门,从专业曲艺人才中择优选出既有曲艺特长、又有宣讲热情的曲艺爱好者,把他们充实到宣讲队伍中,组建起一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曲艺宣讲队伍。同时,通过筛选,将相声、快板、山东快书、西河大鼓和京东大鼓等近十种曲艺的民间传承者收编到宣讲队伍。
截至目前,德州市共培养了540名曲艺宣讲员,其中包括各县(市、区)专业文艺工作者210名、民间文艺爱好者330余名。夏津民间艺术宣讲团团长张显祯,组织了20人的宣讲队伍,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有65岁,每年宣讲60余场。
德州市还组建了“红色文艺轻骑兵”,利用乡、村两级文化大舞台和文化广场等阵地,把宣讲内容融进“一村一年一场戏”“曲艺进校园”“舞台艺术下基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用“家常话”“大白话”把理论“翻译”得入耳又入心,让政策解读接地气、聚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