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戈壁,一道光焰直冲云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奔向遥远天宫。这一壮美瞬间,引得无数华夏儿女热泪盈眶。
1960年11月5日,同样是在酒泉,伴随着大地震颤、白烟腾起,东风一号成功发射。“1059”,是东风一号获得命名前的代号。这次展览的“镇展之宝”,正是我国第一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实物。
在它身后,一幅我国航天事业创业初期的奋斗图景徐徐展开,一件件被精心保存的展品,向后人传递着老一代航天人的精神和力量。
1982年,一封信被送到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钱学森手中。写信者是当时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计量站工作的一名科研人员。
“我们请求改善工作环境。”他说,“这没有一点是为了自己的安逸。”他向记者描述起当时的工作环境:由于办公面积紧张,镀膜机、低频振动台等设备被迫露天存放,昂贵的进口机器没有存放条件,只能寄放在院校。
“很多计量设备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所以我厚着脸皮写下了这封信。”老人说。当年计量站的恒温恒湿实验室不够用,很多项目都是科研人员在合适的季节、合适的时间,加班赶工做出来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科研人员凭着胸膛中一团火,克服千难万险,终成一番事业。
过去的信纸已经泛黄变脆,整齐的折痕显示出它几十年来一直被精心保存着。就在这封信发出后的第3天,钱学森回了信。同年10月,航天部下发了关于计量站扩建的批复。
如今,老人当年工作过的单位,继续承担着我国运载火箭、神舟飞船等部件的研制、生产及计量检测任务。而相比于之前,科研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科研生产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其中恒温实验室面积占了近一半,拥有各种精密仪器设备千余台。
就在这封信所在展区的背后,转过一个弯,一整面墙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着第一代航天人使用过的计算设备。算盘、计算尺、手摇计算机……生活在科技飞速发展年代的年轻人难以想象,令世界惊叹的“两弹一星”,都是靠着这些最基础、原始的计算设备设计出来的。
展柜旁边的电子触摸屏中,我国航天飞行力学、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正向屏幕前的参观者介绍这些计算工具的用法。历史和今天、原始与科技,在这面展柜前碰撞着、交融着。恰好,一群年轻人走来,在这面展柜前停下脚步。他们正是研究院如今的科研人员。
电子屏中,余梦伦已是满头华发;展柜前,青年们意气风发。老一代航天人逐渐退出舞台,可总有人正青春。他们继承前辈的意志,在科研环境越来越好的今天,继续追逐着星辰大海,保持仰望深空的姿态。
一张合影、一个笔记本、一沓未使用的休假条,以及一张长征三号地面设备主任设计师的任命书。4件展品看似不起眼,实则勾连起一名地面设备科研人员的逐梦历程。
上世纪60年代,我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许多年轻人抱着“亲手造火箭”的梦想,投入到科研事业中。那时,刚毕业不久的王瑞铨有幸进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却成了一名“摸不到火箭”的地面设备方向技术员。那时候的他,虽然热爱这份事业,却免不了有些沮丧。
一次国防工业新产品展览会,作为讲解员的王瑞铨有幸遇到了钱学森。闲聊时,钱学森提起了自己挚爱的事业:“你们知道什么叫导弹吗?导弹是由头、体、地三个部分组成的,地面设备与头、体同等重要。”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让王瑞铨瞬间“开悟”,坚定了他投身地面设备研究的决心。因为,这是来自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对他所从事事业的认可。而这次国防工业新产品展览会,也让王瑞铨幸运地与钱学森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
展览会后,王瑞铨在笔记本上写下“三年基础、五年方向、十年成果”的豪迈誓言。从此,他沉下心来搞研究,最终一路成长为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副总师。
“那时,无休执行大项任务,单位都会给开出一张调休假条,科研人员在任务不繁重的时候,可以拿着休假条去申请休假。”讲解员指着那一沓大小规格各异的休假条告诉记者。在追求航天梦想的路上,王瑞铨一刻也不敢停下奔跑的脚步。十几年间,他主动放弃了所有调休机会,休假条攒了厚厚一沓。如今,纸质休假条已经弃用,但王瑞铨的精神和故事却在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中口口相传。
今天,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后辈们传承前辈精神,在支持和保障火箭发射的地面设备领域深耕精研。
担任地面设备一线岗位的李道平,至今为止已经参与过12次火箭发射任务。作为每次发射任务中到得最早、走得最晚、离发射前火箭最近的人,他从来没有在外场亲眼见证过火箭腾空的振奋时刻。每次在显示发射成功的大红屏亮起前,他都要和同事们提前离开,奔赴发射架,确认活动发射平台主体状态,开展地面设备恢复工作。
当记者问他会不会有遗憾时,李道平却说:“对于所有航天人来说,无论身处什么岗位,胸中的热情都是同样地汹涌,无论多少次望向火箭腾飞的方向,都会同第一次一样热泪盈眶。”
像李道平一样的航天人,还有很多。某研究院有一支“青年突击队”,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1岁,却突破了多个技术瓶颈,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中国航天事业大踏步前进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对于许多默默无闻的航天工作者来说,个人的名字是否会被历史铭记并不重要。看到“中国星”闪耀太空,就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一枚只有半个拳头大小的放大镜,成为一块展板上的亮点。旁边的文字标注着:“用于对焊缝外观按照质量检验标准进行放大15倍检查的放大镜。上个世纪50年代师傅陈继凤使用,后传承给如今的大国工匠高凤林。”
放大镜的上方,一张大幅照片中,第一代氩弧焊工陈继凤握住后来被评为2018年度“大国工匠”的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的手,递过去一座奖杯。
1980年,刚毕业的高凤林进入某研究院下属工厂工作,成为一名车间工人。在那里,他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恩师陈继凤。
“不要小瞧焊接,任何一个漏点,在火箭升空过程中都可能会引发毁灭性爆炸,你们的手就是金手银手。”刚到车间时,陈继凤对大家的叮嘱,让高凤林始终牢记在心。从那之后,他跟着陈继凤出了几次任务,越发感受到当初这句叮嘱的分量。“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一句句与质量有关的警句背后,都有着一个个刻骨铭心的飞天故事。每个字,都融入中国航天人的血脉之中。
从业40余年,高凤林坚持学习钻研,始终奋战在航天制造一线。后来,他接过陈继凤手中的“放大镜”,成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中国第一人”。在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火星探测等航天产品的重大攻关项目中,高凤林主导攻克了300多项“疑难杂症”。先后有16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助推下安全飞向太空。
在记录着这对师徒往事的展板旁边,一张长幅合影留存下了研究院成立初期,航天工作者们的影像。合影下方的透明玻璃板上,粘贴着许多张黄色的便利贴。
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些便利贴都出自前来参观的航天工作者之手。他们写下的,是照片中自己的师长、甚至是更高一辈师长的名字。
岳越的工作辛苦而繁琐,忙起来时几个月都顾不上家。工作10年间,他有许多次机会可以调动到轻松岗位,可他都拒绝了。
“身处这样一个战斗的集体,我早已适应了这里的工作氛围与节奏,哪怕辛苦些,我也不愿意离开一线。”岳越的深情诉说,是血脉中的传承,是几代中国航天人坚守的初心和使命。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展板上,12个大字的背后是浩瀚宇宙。这是这场回忆的尾声,也是新故事的开端。
留言簿里,有人留下这样一段话:“每当我们仰头望天,看到的都是来自过去的星光。希望有一天,当我们的后辈仰起头,也能看到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灿烂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