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平台登录:新老能源接力兰石重装:改革释放经营活力新能源转型再出发-九游会体育

浏览: 次    发布日期:2023-11-27

  产品主要包括高端压力容器装备、换热设备、新能源装备、锻压机组装备等,逐步构建起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检测、epc工程总包、售后及检维修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4)节能环保装备:板式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工业烟气净化设备、除尘脱硫脱硝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

  公司为国内能源化工装备和工业智能装备细分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具有能源化工行业工程、技术、工艺设计总包资质和核心装备制造能力的企业,整体技术实力较强:

  1)传统能源:国内最大直径、最大吨位螺纹换热器制造商,是国内炼油行业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设备独家供应商,代表着国内重型压力容器的领先制造水平。同时,在锻焊式压力容器制造领域,公司可生产单台重达2000吨级的大型锻焊式加氢反应器,打破了国内少数企业在千吨级以上大型锻焊式压力容器制造领域中的垄断地位。

  2)新能源:在光伏多晶硅装备领域,公司连续攻破了厚壁镍基合金n08810 和难度更高的n08120材料,形成多项专有技术,大幅缩短了交货周期、降低了产品成本,引领着多晶硅装备国产化材料的发展方向。在核能装备领域,公司是国内首家民用核级板式换热器生产企业,同时子公司中核嘉华在核燃料贮运容器细分领域具有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制造了中国首座核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厂的绝大多数非标设备。

  3)工业智能装备:在国内快锻压机市场占有优势份额。快速锻造液压机组、径向锻造机、重型全液压三辊、四辊卷板机等系列产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21年公司收入约49%来自于传统能源装备,但新能源装备实现了高增长,光伏多晶硅设备订单爆发式增长,取得东方希望、亚洲硅业、大全能源等客户多晶硅设备订单6.91亿元,同比增长277.60%,取得包括光伏多晶硅、核能、氢能等领域换热器在内的各类换热器产品订单4亿元,同比增长25%。

  由于公司主要产品为重型压力容器,受下游炼化、煤化工等行业周期性影响,公司收入呈周期性上行趋势,21年伴随非传统能源装备收入高增长,收入规模突破40亿。利润端受周期性影响公司历史上波动较大,从21年后伴随毛利率回暖,利润逐步修复。公司期间费用率(不考虑研发费用)21年后下降至10%以下,后续伴随收入增长有望进一步下降。

  23年1月20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至2.1亿元,同比增长54.81%至71.11%。

  1h22订单高增长,各板块表现优异。根据公司公告信息,1h22公司新签订单33.92亿元,同比增长51.05%,其中传统能源化工装备订单12.32亿元,同比上升10.91%;新能源装备订单15.31亿元,同比上升165.61%;工业智能设备订单2.08亿元;节能环保装备订单3.43亿元,同比上升119.16%。

  17年公司收购瑞泽石化51%股权,瑞泽石化业务以石油化工行业工程设计服务为主,作为化工石化行业专业甲级设计院,具有炼油厂全流程设计能力,同时向客户提供石油化工行业工程总承包等其他服务。

  公司通过收购瑞泽石化股权,加速向全容器装备研发乐鱼平台登录、设计、制造、安装到售后技术服务全过程九游会体育线上平台的解决方案的一体化综合性工程公司转型,提升公司epc工程总承包订单竞争力。

  21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13.30亿元,用以协同瑞泽石化,提升传统能源高效利用领域epc工程总包实力,加速公司向服务型制造商转型。

  通过epc项目实施,公司有望形成“共有核心工艺包 工程设计 核心设备制造”的epc产业生态,在传统能源领域技术实力进一步提升,更多的参与新技术、新工艺落地,在当前“双碳”推进背景下,抓住传统能源绿色环保、清洁利用发展大趋势。

  以本次非公开发行项目为例,项目将采用悬浮床加氢技术和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技术,一方面强化了公司在该技术领域的epc总包实力,一方面也加速了新技术的应用推广,进一步拓展了公司潜在市场空间。

  在新能源装备领域,公司围绕“核氢光储”进行布局,22年新能源业务订单同比增长81.23%,业务布局初显成效,公司目前规划“十四五”末新能源装备营收占比提升至50%以上:

  1)核能:公司目前核级资质较为齐全,在核能领域拥有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许可证、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核安全3级)、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核安全2、3级)等多个核领域相关资质,覆盖从上游核化工装备和核燃料贮运容器,中游核电站装备,到下游核乏燃料循环后处理装备的核能装备产业链,产品包括贮运容器、核电压力容器、换热器、乏燃料后处理设备等。取得了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40余家核电业主单位供应商资格。未来伴随中国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厂建设成长前景广阔。

  2)氢能:借助炼化领域大型高压加氢反应器、大容量储罐设计制造经验,布局高压气态储氢容器。与中石化合作“超高强度、高压储氢用材料及装备研究”项目已完成了中期评审。大型高压气态储氢容器试制取得圆满成功,正式进入市场化推广阶段。

  3)光伏:主要布局多晶硅制造所需的五大类核心静设备,包括冷氢化反应器、还原炉、换热器、塔器、球罐。目前覆盖了亚洲硅业、东方希望、大全能源、合盛硅业、宝丰能源、协鑫能源、新特能源等头部企业。

  4)储能:已完成高温熔盐储能储热系统集成设计及关键设备制造和换热系统集成设计及关键设备制造,正在开展市场化推广;同时公司正围绕氢电耦合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绿氨合成、新型氢(氨)储能等领域关键技术及核心设备开展研发工作乐鱼平台登录。

  1)公司大股东为兰石集团,截至22年12月21日持股比例47.19%,为了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公司拟通过混改实现股权多元化和经营体制机制的转换,根据公司公告信息,公司正筹划引入行业上下游及技术经济相关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在技术、业务上实现协同,同时强化管理能力,逐步实现股权多元化释放企业活力,22年12月公司公告控股股东兰石集团拟公开征集受让方协议转让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0%股份。

  2)22年12月兰石集团将所持公司4.9%股权无偿划转至全资子公司兰州兰石集团兰驼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兰石兰驼目前在光伏、风电行业已有布局乐鱼平台登录,本次无偿受让股权成为兰石重装股东,有望强化内部协同,助力公司新能源装备业务转型。

  3)公司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降本增效,人均创收达新高,销售、管理费用率下降。公司持续推进阿米巴经营模式,提升运营效率;并落实超经营目标奖励兑现,持续推动内部薪酬差异化分配;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积极实施降本增效。从结果看,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人均创收达新高,销售、管理费用率下降。

  从景气度看,21年中国炼油业景气度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原油加工量突破7亿吨,炼厂开工率达到77.2%创历史最高水平,炼油效益也创历史新高,21年中国炼油企业实现吨油利润约381元,较20年提高约258元/吨,较19年提高约199元/吨。

  从产能看,2021年中国炼油能力达到9.11亿吨/年,同比增长2.82%。其中新增炼油能力3300万吨/年,主要来自盛虹炼化、镇海炼化改扩建等,山东地方炼厂再退出3家炼厂,合计产能780万吨/年,最终净增炼油能力2520万吨/年,略高于“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2350万吨/年的幅度。

  22年预计中国炼油能力将进一步增长至9.37亿吨/年,其中新增能力3300万吨/年,主要来自广东石化、海南炼化等公司;山东3家地方炼厂将再淘汰炼油能力740万吨/年。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中国炼油行业产能优化调整预计将持续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改造升级将加速传统地方炼厂的落后产能淘汰。

  石化产能预计“十四五”期间也将继续增长,截至22年底,中国新增乙烯规模达到565吨/年,总计乙烯规模达到4933万吨/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烯生产国。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十四五”期间新增乙烯产能有望达到3832万吨。

  压力容器市场参与者较多,但大型、重型压力容器市场格局更加集中,海外市场参与者包括美国abb鲁姆斯集团、美国邵尔集团、德国鲁奇集团、日本制钢所株式会社;国内市场参与者除公司外包括中国一重、二重重装、抚机公司、南京化机等企业

  公司炼油化工行业各细分领域产品市占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及前身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在炼化高压容器制造领域布局早,同时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促使低端产品全部国产化,高端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各细分领域产品市占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截至22年末,中国在运行核电机组共55台(不含台湾地区),额定装机容量56985.74mwe,22年共有两台核电机组首次装料。

  假设未来国内核电建设按照每年8-10台机组稳步推进,按照每台投资额200亿元计算,年均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600-2000亿元。

  公司于2006年中国第一家取得民用核安全设备(热交换器)核三级产品设计及制造许可证,13年5月公司子公司青岛公司取得中国民用和安全设备(压力容器、储罐、热交换器)制造许可证;

  子公司换热公司为响应国家提升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心设备国产化的号召,相继自主研发了h450\h500系列大型板式热交换器,产品成功应用于国内多个cpr1000堆型核岛机组及全球第一套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ap1000核电核岛机组;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核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2021年公司通过现金1.29亿元收购中核嘉华55%股权,股权转让方为秦皇岛金核投资有限公司。

  收购中核嘉华股权后,公司在核能领域产品覆盖从上游核化工设备、核燃料贮运容器,中游核电站压力容器、板式换热器,下游核燃料循环后处理设备,取得了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40余家核电业主单位供应商资格。

  公司布局多晶硅制造核心冷氢化反应器、还原炉等设备。在光伏领域公司主要涉及五大类静设备,冷氢化反应器、还原炉、塔器、换热器和球罐,成功研制首台国产化镍基合金(n08810、no8120)材料冷氢化反应器,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在此基础上,2022年公司成功研制材料强度更高的n08120材质冷氢化反应器,实现了又一次创新性突破。

  公司研制出国内首台镍基合金(n08810)材料冷氢化反应器,解决了光伏多晶硅装备核心材料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承制的国产化n08120材质冷氢化流化床反应器投入制造是继n08810特厚板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光伏多晶硅行业关键设备制造后的又一创新性突破,大幅缩短了交货周期、降低了产品成本,引领着多晶硅装备国产化材料的发展方向。

  据硅业分会预计乐鱼平台登录,到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00万吨/年以上,比2021年度增加48万吨/年;到2025 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400万吨/年以上,以每万吨硅料的核心设备需求为5.4亿元推算,2022年至2025年新增的348万吨硅料产能或将带来1,879.2亿元的核心设备需求。

  其中,2022年至2025年冷氢化反应器的总需求量或将达210亿元,还原炉的总需求量或将达125亿元,换热器的总需求量或将达150亿元,塔器的总需求量或将达150亿元,球罐等其他设备的总需求量或将达200亿元。

  氢能顶层规划落地,产业发展迎来机遇。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氢能产业发展。公司作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企业,也将积极研究氢能产业发展政策,结合自身优势,布局氢能源装备领域,深挖氢能源产业链潜在产值,布局上游制氢、储运和氢加注装备,中游燃料电池电堆部件和下游燃料电池应用端客户,做大工业用氢成套装备市场。

  1) 化石能源制氢:主要包含煤制氢与天然气制氢,煤制氢主要采用采用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等工艺,超临界水煤气化技术等新技术持续研发。

  天然气制氢主要采用蒸汽重整制氢。制氢成本主要取决于煤和天然气价格,考虑到煤和天然气价格总体上会呈现上涨趋势,展望未来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的成本将相比当前有所上升。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数据,国内氢能主要来源于煤制氢,约占我国氢产能64%,工业副产气制氢占21%,天然气制氢占14%,电解水制氢占比不到2%。预计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其中电解水制氢到2030年占比将逐渐提升到10%,未来十年提升空间超4倍,到2060年电解水制氢占比将提升到70%。

  公司目前拥有大型煤制气、甲醇制氢、天然气制氢等技术,设计并研制完成了国内首套低阶粉煤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示范项目,兰石金化千吨级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示范项目,核心设备循环流化床加压气化炉逐步走向市场工业化应用。

  储氢容器根据压力级别不同,分为低压、中压、高压三类,低压储罐用于就地大规模存储,中压储罐可用于加氢站的固定式储氢或其他对空间要求比较苛刻的场景,高压储罐主要用于加氢站的固定式储氢。

  公司榆林华秦氢能产业园一期项目两台400立方米氢气球罐已完成交付。公司与中石化合作研制大型高压气态储氢容器,“超高强度、高压储氢用材料及装备研究”项目已通过中期评审,标志性公司大型高压气态储氢容器试制取得圆满成功,正式进入市场化推广阶段,填补了国内大型高压储氢装备市场空白。同时公司联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特检院、中国钢研总院、中国石化等单位开展高压储氢装置材料、制造、检验和评价等关键技术攻关,成功研制高压储氢容器试验罐,成为国内首家具备q690dr(sa-517gr.f)材料储氢球形容器生产制造企业。

  根据中石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石化十四五期间要建成1000座加氢站。2030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年销量规模可达百万以上,配套加氢站数量将在4500座以上,对配套换热器具有较大需求。根据《氢能产业有序发展路径和机制》测算数据,20年一座kg/d的加氢站投资规模大约1200万左右,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公司公告信息,在储能业务领域,公司已完成高温熔盐储能储热系统集成设计及关键设备制造和换热系统集成设计及关键设备制造,正在开展市场化推广。太阳能热发电主要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热功转换过程实现发电,根据集热方式不同分为槽式、塔式、碟式或线性菲涅尔四种。其中的传热流体可使用导热油(苯醚和二苯醚的共溶混合物)、水(集热管中直接转化为饱和或过饱和蒸汽)、熔融硝酸盐。热能存储则主要使用熔融硝酸盐。太阳能热发电优势在于可以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我国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储热时长(满足汽轮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的小时数)为6-15小时不等。

  核能设备:22年中国核准10台核电机组,核电站建设有望加速,25年核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7000万千瓦,对应乏燃料处理厂建设所需投资额预计将达到2362.5亿元。公司通过收购中核嘉华股权加强核能业务布局, 21年中核嘉华已并表,在公司赋能下,中核嘉华收入有望实现高增长,带动公司核能业务高速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核能设备22至24年收入增速为151.08%/86.11%/39.44%。公司预计中核嘉华22至24年毛利率分别为24.39%/25.52%/26.34%,考虑中核嘉华占公司核能设备板块收入占比有望提升,将带动公司核能设备板块毛利率提升,预计22至24年毛利率分别为16.37%/19.36%/20.79%。

  21年公司多晶硅设备新签订单6.91亿元,同比增长277.60%,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考虑当前仍有较多硅料扩产规划,但由于硅料价格走低,扩产节奏或将放缓,预计公司多晶硅设备22至24年增速分别为150%/10%/10%;考虑扩产节奏放缓同时市场竞争激烈,预计22至24年毛利率下降并稳定在15%。

  氢能设备:21年公司氢能业务实现翻倍增长,我们预计公司氢能板块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2至24年增速保持在80%,毛利率保持在21%。

  工业智能装备:21年公司工业智能装备新签订单3.6亿元,同比增长118%,1h22新签订单2.08亿元。结合公司订单情况,我们预计22至24年增速分别为50%/30%/20%,毛利率预计维持在13%。

  节能环保装备:公司节能环保装备1h22新签订单3.43亿元,同比增长119.16,结合公司订单情况,预计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有望保持稳健增长,预计22至24年增速分别为30%/25%/20%,毛利率稳定在11%。

  工程总包:公司依托传统能源装备制造业优势,积极拓展epc工程总包市场,21年epc工程总包业务增速76.47%,预计公司epc总包业务将保持稳健增长,22至24年增速分别为25%/15%/10%。

  储能:公司目前积极开展储能相关研发,但由于储能相关业务收入体量依旧较小,暂不考虑储能业务对未来业绩的影响。

  费用率:预计公司销售、管理费用率较为稳定,22至24年销售费用率稳定在1.65%,管理费用率稳定在3.3%。

  新能源装备业务开拓不及预期: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板块,近年新能源装备业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围绕“核氢光储”进行布局,预计“十四五”末期新能源装备收入占比提升至50%。未来若新能源业务开拓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业绩增长。

  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不及预期:公司拟通过混改实现股权多元化和经营体制机制的转换,目前正筹划引入战略投资者,若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业绩增长。

  股权质押风险:根据wind统计数据,公司大股东兰石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3年3月6日,未解押股权质押数量4.7亿股,占持有股份比例76.25%,占公司总股本35.98%,股权质押比例较高。

  • 九游会体育 copyright © 2002-2022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九游会体育线上平台首页电脑版本 九游会体育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