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最美志愿者-九游会体育

浏览: 次    发布日期:2023-12-25

  他叫李文元,山东临沂人,来大连20多年了,靠走街串巷磨菜刀为生。收入虽然微薄,可想想家里的沉重负担,老李仍咬着牙坚持着。然而,忍得了贫困,却难扛病魔的折磨。肝癌,这可怕的字眼让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中。他说,他不怕死,但怕死不瞑目,因为老家,他精神不太好的妻子和智力有问题的儿子还等着他养活。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老李今年才65岁。苍老、消瘦、面色透着病态的黄……猜测他七八十岁也并不为过,艰难贫困的生活让他过早地衰老。近日,他又被诊断出肝癌,也许是因为久经困顿折磨,采访中,他对自己的生死有些淡然,然而他还是哭了,他说,他不怕死,可是他死后,老婆怕是没人照顾了,儿子,恐怕也要流落街头了。那情景,他不敢想……听老李说到这里,周围人动容了,纷纷解囊相助。

  老李告诉记者,他是家里的老大,父亲过早去世,他早早承担起父亲的责任,靠赶集卖小物件辛苦把弟弟妹妹拉扯大。可他的负担并没有随之结束,他育有两女一儿,两个女儿都已成家,家境贫困自顾不暇。儿子智力不太好,尚未成家。老李20多年前就来大连走街串巷磨菜刀,以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十多年前,因为操心上火,老李的妻子精神出现问题,无疑雪上加霜。可即使病着,他的妻子也舍不得花一分钱,都攒起来,希望给儿子娶个媳妇。

  今年年初老李在老家看着妻子吃了几天药,“一天吃三次的药,一看不住,她就不吃了。”老李格外忧心,“可我不能总在家里看着呀,不出来哪有钱?”老李咬咬牙,背了一些菜刀,又来到我市,边磨边卖。

  哪知道这次过来,他总感觉身上疼得厉害,扛不住了,又没钱,就他找了一家小诊所检查,当时并没有得悉确切的病情。以为自己的胃不好,他买了些胃药吃,依然不见好转,有人建议他进一步检查,他来到凌水地区医院,他遇到了三年前让他磨过菜刀的朱丽莉大夫,朱大夫检查之后心知不好,又让他去医大附属二院拍了增强ct,虽未再更进一步检查,但已出的各项指标预示的病情一如朱大夫的判断:肝癌。

  昨日,张女士遇到了边卖刀边痛哭失声的老李,起初她对老李病情心存怀疑,在该院的大夫证实了老李的情况后,张女士给了老李200元钱。

  记者看到老李时,他眼前摆着磨刀的器具,身边还放了几把崭新的菜刀。一位男子刚递给他50元钱,老李扑通跪在地上,对方拉不起来,急忙闪进医院里,老李就冲着院门磕头,他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能表达自己的感激。“我快‘走’了,还能遇到这么多好心人……”老李忍不住又大哭起来。大家建议没电话、没银行账号的老李就在医院门口卖菜刀,让想帮助他的好心人能找到他。据介绍,老李的肝癌属中晚期,接下来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剧烈疼痛,届时恐怕更难控制,不能让老李就这么“走”了,可哪来的钱给他治病?一旦他“走”了,他的老婆孩子谁来照顾?众人很担忧。

  这些天靠止痛药扛着的老李,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赶紧把剩余的菜刀卖完,尽可能多攒点钱回老家留给妻子和儿子。“菜刀50元一把,赔钱卖了。”老李说,“我不想死在外面,想早点卖完,落叶归根。”老李这几天会在凌水地区医院门口,若您愿意帮助这个异乡人,请买他的一把菜刀吧。

  今晚,老李就要离连返乡了。老李说,该收拾行李了。他的行囊注定会是沉甸甸的,满载这些天好心人送来的衣物、药品、保健品……更多的,是大连人的爱心与对他深深的祝福。老李说,他今生今世,都忘不了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他再三说:大连的好人们,祝你们一生平安!昨日,本报的热线依然不断响起,得知老李今日离连,要再送他一程。

  昨日记者再次见到老李时,他正在看一本书,这是别人刚送来的,书上有治病的方子,他一直在翻看写着方子的那一页,他识字不多,可看得很仔细:“这上面说,三个月就能够治好,你说,能是真的吗?”老李热切的看着身边的医生、看着记者,期待一个肯定的答案,让人不由凝泪。

  昨日,又有人送来很多药品,凌水地区医院的大夫正在为他一一检视,这些天,医院的大夫们已将为老李的药品把关当成一件重要的工作了,“有些药不适合他,有些药得在不同的阶段吃。”该院的侯大夫介绍说。哪些药是消炎的,哪些药是止痛的,大夫都一一告知老李。“前几天人家给你那几个小盒的药,你千万留好了,那药有钱也难买到,能顶大用呢。”大夫百般叮嘱道,老李连连点头。

  “今天有个男的给我送来两大包药。”老李拿给记者看,偌大的口袋,药被分门别类的装好,还有一大盒保健品,“这可够我拿的了,多沉我都得拿着。”老李说,他知道,这些都是救命的东西。

  老李面前依然摆着磨刀的家当,他守着“免费磨刀”的承诺,几番推拒了别人的磨刀钱,尽管,他时常拗不过好心人,而收下明显贵了很多的“磨刀钱”。该返乡了,他也要告别陪伴他多年的那把磨刀的凳子了。医院值班室的王大叔告诉他,会把凳子给他放在仓库里保管起来,“等你病好了回来,过来拿!”老李叹息道:“哪还能好呀?”“肯定能好,你肯定能回来!”王大叔坚定地说,闻言,老李笑了,笑得很开心,笑着笑着,眼中涌现出泪花。

  热心人探望老李的脚步依然不断,本报的热线不断响起,直至昨日傍晚,原本咨询本报、打算今日白天再去看老李的热心人,得知老李今日就要离连,担心找不到老李,很多人都于昨日挤出时间赶过去。早就有人表示,要在老李返乡前,带他好好看看大连。也不断有人表示,要送老李一程,我市一位经常做公益的张先生再三找老李,希望他答应让自己陪他返乡。老李婉言拒绝了:“我哪能再麻烦人家,工作都那么忙。”老李说,他怕大家破费,他想自己买了船票,悄悄地走。可记者了解到,早有好心市民空出了时间,要再送送老李,将美丽的大连,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polo_song:前几天还看见他在我家附近干活,人生无常,珍惜每一天吧!愿老人一路平安!@滔滔江水爱谁谁:我们几乎每天都能遇到乞丐,但有多少是真的?有太多可能比我们还有钱的职业乞丐一次次欺骗我们的爱心。其实,大连并不缺少爱,比如晚报报道的“磨刀老李”,同情他的遭遇,很多人远道而来送钱送物,几百元几千元,甚至一万两万,真的令人感动。

  本报讯“我知道自己的病,不能再麻烦人家医院了。”没有人告诉老李他的生命还有多长,可老李心里明镜似的。

  昨日,记者联系上“磨刀老李”时,他有些咳嗽,“可能是睡觉的时候盖少了。”老李说,但他立刻表示:“不碍事。”这几天吃药、打针,他的嘴里发苦,胃里也不太消化似的,但他很高兴地告诉记者,返乡后这几天,腰不怎么疼了,精神头儿好了很多。“过两天,我还要去医院复诊呢。”老李说。

  “他家那种情况,谁能照顾他呀?”“磨刀老李”返乡后,我市爱心市民对他牵挂依旧,闻听老李放弃住院回家了,不少市民都很担忧。而昨日,当记者问及其家中状况时,老李显得很轻松,他说,妻子的状态好了很多,虽然对他的病情没有概念,但知道照顾他。

  尤其让“磨刀老李”欣慰的是,他的儿子这些日子一直在家里陪他,也不惹他生气了,“他虽然智力差,但起码知道心疼我,你说是不是?”老李口气中透着一些为人父的自豪。或许他的儿子并不如其他人那样“出息”,可在老李眼中,儿子依然是他最大的牵挂与安慰。老李说,无论怎样,他都想给儿子留点钱,让他在自己走后也有所依靠。

  老李说,这些日子他仍能接到大连好心人的电话,他拜托记者表达他的谢意,并代为告知大家:“我这边挺好的,大家都放心吧。”

  “磨刀老李”的病情无法改变,但是,每一次与记者通话时,他都表现得那么快乐。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看淡生死,更因为在人生最艰难的时段里,他感受到了大连人潮涌般的无私关爱。最近,凌水地区参与帮助老李的史医生给晚报写来一封信。他表扬的不仅仅是晚报和晚报记者,更是所有真心实意地帮助异乡人的大连人!

  我叫史明涛,是高新园区凌水地区医院中医科一名副主任医师。大连晚报刊发的《快“走”了,还遇到这么多好心人》的连续报道,我和我们医院的同事,见证了整个过程。

  每次老李受到捐助时,都见到他泪流满面,长跪不起,哽咽着说不出话。每当看到这一幕,我和同事们也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也感受到媒体正义的力量。

  其间,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位年轻的女性对老李嘘寒问暖,一问才知她就是晚报周记者。我们在替老李感激各位捐助的好心人的同时,更应该感谢大连晚报。

  我写这封信,就是希望涌现出更多像她一样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为政府及广大滨城市民报道更好的新闻。

  5月29日,热心市民张女士致电本报,称在凌水地区医院门口发现一位老人边磨刀边哭。他正是“磨刀老李”李文元,身患肝癌,希望贱卖刀具,筹路费回家;

  5月30日,本报以《快“走”了,还遇到这么多好心人》为题,报道了“磨刀老李”的故事,引发市民关注,热心市民纷纷涌向凌水地区医院门口,帮助老李。当天,老李的30来把菜刀一售而空;

  6月1日,老李贴出了“免费磨刀”的告示,却迎来了更多的“高价”磨刀人。几天时间,善款接近7万元;

  6月7日,临沂肝胆病医院为“磨刀老李”免费检查,确诊肝癌晚期。老李放弃治疗,回家安度最后时光……周爱娜整理

  • 九游会体育 copyright © 2002-2022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九游会体育线上平台首页电脑版本 九游会体育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